商品是經濟活動的承擔者,制造裝備作為一種商品有其的屬性,即一般以集體厙身份購買,以持續生產運作為目的,而不是以消費為目的,其采購與使用往往與許多宏觀因素相關。這里紅星機器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影響智能制造裝備行業發展有利及不利因素都有哪些?
1、有利因素
(1)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
近幾年,國家在振興裝備制造業,發展厲害制造業,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方面密集出臺了諸多政策和配套措施,在國民經濟“十二五”發展規劃中也清晰規劃了主要發展的領域,智能制造裝備產業作為厲害制造業的一個領域,其發展得到了國家和地方層面的大力支持。具體政策說明見本節“發行人所處行業的基本情況”下之三“主要法律法規及政策”章節。
(2)全球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
智能制造的概念于上世紀 90 年代首先由美國提出,其后各發達國家紛紛將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列為國家計劃并著力發展,美國、德國、日本等國經過多年的發展積累了巨大的技術優勢,全球多數國家也在努力促進國內智能制造裝備產業的發展。我國相關產業起步較晚,但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推動下,許多企業加大了在智能制造裝備方面的研發、生產投資,并產生了一些國內的優勢企業,以新型傳感器、智能控制系統、工業機器人、自動化成套生產線為代表的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體系初步形成,2010 年工業自動化控制系統和儀器儀表、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及其系統等部分智能制造裝備產業領域銷售收入超過 3,000億元(數據來源:《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十二五”發展規劃》)。
(3)各行業的應用需求快速上升
智能制造裝備是具有感知、決策、執行功能的各類制造裝備的統稱,是信息化與工業化深度融合的重要體現,大力培育和發展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對于加快制造業轉型升級,提升生產效率、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實現制造過程的智能化、精密化和綠色化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智能制造裝備業貫穿于國民經濟的多個行業,各行業的技術升級、精細化發展、落后產能的淘汰等均為智能制造裝備創造了巨大的應用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