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鐵礦石行業進入蕭條期,且未來短時間內都不會有所好轉,這個“寒冬期”似乎來得都點猛,在國內外生產商和鋼鐵用戶都沒有做好任何接受及應對準備的時候就迅猛到來。據紅星機器觀察分析,我國鐵礦石行業已經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面臨未有的嚴峻形勢。
一是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由高速到中速,發展方式從規模速度型粗放增長轉向質量效益型集約增長,經濟結構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并存的深度調整,經濟發展動力正從傳統增長點轉向新的增長點,導致對鋼鐵需求呈現穩中下降的趨勢,對鐵礦行業的影響隨之而來。同時,我國廢鋼利用率逐步提高,國內對鐵礦石的需求進入峰值平臺區。
二是新《環保法》的出臺,體現了我國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對違法企業嚴懲的決心,鋼鐵、礦山等領域成為環保“高壓區”,面臨更為嚴峻的要求。
三是礦產資源開采條件趨于惡化。礦產資源稟賦是礦山企業發展的基礎,鐵礦企業尤其是大型國有礦山基本都建立在計劃經濟時代,經過幾十年的開采,資源逐漸枯竭,采深不斷增加,開發成本不斷上升,競爭力被嚴重削弱。同時,富余下崗職工大幅增加,主導產業逐步衰退,并產生許多其他問題。
鐵礦企業是鋼鐵生產的主要原料廠地,隨著鐵礦石價格的持續下跌和環保壓力的日益增強,過去“焚林而獵”的粗放式發展模式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下的要求。我國鋼鐵企業、礦山企業今后的發展方向是實現綠色化、減量化、差異化、服務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發展。
下文我們將繼續來解讀綠色化、減量化、差異化、服務化、智能化、國際化具體都包括哪些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