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較大,但從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2009年1~11月的整體發展情況看,該行業經濟運行情況已經開始好轉,生產銷售等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開始緩慢回升。預計2010年全行業仍將保持15%的增長速度。”中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趙志明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這樣分析行業走勢。
石化行業初顯回暖跡象
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1~11月,石化設備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867.68億元,同比增長12.2%,增幅下降39個百分點;實現工業銷售產值1783.78億元,同比增長12.87%,增幅下降37個百分點;實現新產品產值205.78億元,同比增長3.83%,增幅下降57個百分點;實現出口交貨值140.59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26.31%,增幅下降73個百分點。
2009年1~11月,石化設備行業實現資產總額1710.81億元,同比增長11.12%,實現產品銷售收入1676.45億元,同比增長9.33%;產品銷售成本1413.71億元,同比增長11.1%;實現利潤總額102.38億元,同比下降7.2%。
盡管2009年石化設備行業的各項經濟數據增長幅度較去年同期均下降35個百分點以上,但總體上主要經濟指標已經開始出現緩慢回升跡象。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統計數據,截至2009年11月份,我國從事石油和石油化工設備生產的企業虧損數量為342個,占企業總數的18.18%,比上年同期增加91個,累計虧損額8.3億元,同比增加93%。其中,石油鉆采設備制造行業虧損企業158個,同比增加53個,累計虧損4.78億元,同比增加125%;煉油化工生產專用設備制造行業78個,同比增加10個,累計虧損1.69億元,同比增加53.64%;金屬壓力容器制造行業106個,同比增加28個,累計虧損額1.83億元,同比增加66.36%。
趙志明在分析行業發展情況時說:“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目前國內石油鉆采設備的生產能力大大超過市場實際需求,對于那些研發力量薄弱,技術水平不高,缺乏核心技術和拳頭產品的企業面臨著被淘汰的危險。金融危機正在波及全球,歐美經濟受到嚴重沖擊,我國石油設備出口的市場必然會出現大幅度收縮的趨勢。”